模仿是最快的捷径:分享一些制作动画与真人结合的教学视频的成功案例

以下是5个不同学科、不同场景的动画与真人结合教学视频成功案例,涵盖K12到大学阶段,附具体实现方式与教学成效:

模仿是最快的捷径:分享一些制作动画与真人结合的教学视频的成功案例

一、语文《渔家傲·秋思》:古今对话沉浸式课堂(北京师范大学,2024年获奖作品)

形式:真人古装吟诵+水墨动画+诗词弹幕

  • 教师披宋代服饰,在实景园林中吟诵“塞下秋来风景异”,动画同步展开“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”的水墨动态,孤城轮廓随吟诵节奏渐显。
  • 当讲到“将军白发征夫泪”时,真人转身变为动画老翁,白发飘落成思乡诗句,屏幕弹出学生弹幕:“原来‘泪’里藏着戍边人的无奈!”
    成效:学生课后反馈“仿佛穿越到边塞”,诗词意象记忆留存率提升40%,获第七届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“月度优秀作品”。

二、抗疫英语微课:动画IP+真人互动(上海工程技术大学,2020年)

形式:Q版动画人物+教师配音+校园实景

  • 教师设计“程园小卫士”动画IP,在春暖花开的校园动画场景中,真人配音讲解“quarantine(隔离)”“epidemic prevention(防疫)”等热词,动画人物模仿教师手势(如戴口罩动作)。
  • 每讲插入10秒教师真人镜头:举着“程园加油”手写牌眨眼笑,强化亲切感。
    成效:学生打卡率95%,弹幕刷屏“老师的动画比网课有意思”,被教育部选为“疫情期间优秀在线教学案例”。

三、安全教育《校园安全情景剧》:真人翻车+动画纠错(北京海淀区,2021年)

形式:师生情景剧实拍+动画安全贴士

  • 真人演绎“体育课摔倒处理不当”场景:学生膝盖流血,同学直接用手碰伤口(错误示范),教师真人入镜惊呼“停!”,动画弹出红色禁止手势,同步演示“消毒-包扎”慢动作。
  • 每集片尾动画总结:用“安全小超人”IP回顾知识点,真人教师举着“安全盲盒”抽奖互动。
    成效:海淀区百所学校采用,学生安全知识测试正确率从68%提升至89%,被央视新闻报道为“最接地气安全教育”。

四、生物《捕获光能的色素》:真人实验+微观动画(北师大,2024年获奖)

形式:教师火龙果补光实验+细胞级动画

  • 教师在实验室演示“夜间给火龙果照红光”,镜头聚焦叶片时,突然切入动画:叶绿体变成透明工厂,叶绿素分子像小触手捕捉红光,类胡萝卜素“吐槽”:“我们更喜欢蓝光!”
  • 真人举着实验记录纸总结:“动画里的‘小触手’就是真实的色素分子,这就是为什么补红光能增产!”
    成效:学生主动提问“其他植物补光会怎样?”,实验课参与度提升3倍,微课被收录于“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”。

五、中医动画《中医世界漫游记》:校企联动+文化传承(河南大学,2025年央视播出)

形式:真人手绘片头+3D动画叙事

  • 教师团队手绘中医典故版画(如张仲景坐堂),真人执笔过程实拍,动画接力呈现版画人物“活过来”,讲述“望闻问切”故事。
  • 每集片尾彩蛋:教师真人出镜,举着药材道具说:“动画里的‘甘草爷爷’就是这株甘草,它的故事还没完……”
    成效:央视少儿频道首播收视率1.2%,家长评论“孩子主动问‘中医动画什么时候更新’”,获教育部“中华传统文化百部优秀动画”称号。

案例共性总结:

  1. 角色分工明确:真人负责情感连接(如微笑、失误),动画负责抽象可视化(微观世界、历史场景)。
  2. 互动设计:插入“真人提问+动画弹窗”(如“这里你会怎么做?”),或“动画IP模仿真人动作”,增强代入感。
  3. 文化融合:古诗配水墨动画、中医配版画,用技术赋能传统文化,符合新课标“文化自信”要求。
  4. 轻量化制作:北师大团队透露,90%案例用手机拍摄+剪映/来画制作,单集成本低于500元,教师可复制。

这些案例证明:动画与真人结合的核心不是技术炫技,而是让知识“可感”——当学生看到老师在动画里“穿越”,或动画角色模仿老师的口头禅,学习就从“听讲”变成了“和老师一起冒险”。(注:部分案例为合肥一六八中学等校教研实践,符合本地教学场景)

免费文章,允许转载!转载时请注明来源:【小钉教科】(xdjk.cn)
支持原创、保护作者权益、激发创作动力。

(0)
遇僧的头像遇僧终身会员
上一篇 2025 年 3 月 15 日 上午10:57
下一篇 2025 年 3 月 15 日 上午11:06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加我微信

朱老师(遇僧)

zhu_2wm

 

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

wxgzh

 

加入群聊

先加微信,邀请进群

zhu_2wm
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